当那方泛黄的宣纸在灯光下舒展,六尾青虾忽然从墨色深处苏醒 —— 它们或弓身欲跃,或摆足游弋,细长的触须仿佛正划破无形的水波,连虾螯上的细毛都带着鲜活的颤动。这便是即将在本季拍卖会压轴登场的齐白石《虾趣图》,一幅凝聚着大师毕生智慧的水墨神品,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,正等待与真正的知音相遇。
凑近细观,这幅纵 135厘米、横 33 厘米的立轴藏着太多令人惊叹的细节。齐白石独创的 "破墨法" 在此达到巅峰:虾头以浓墨点染,边缘却用清水晕开,形成自然的深浅过渡,恰似阳光穿透虾壳时的半透明质感;虾身三笔淡墨看似随意,实则笔笔藏锋,第一笔略重如首节,第二笔轻挑带转折,第三笔收势渐淡,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甲壳的弧度与弹性。最妙的是虾眼,两点焦墨悬空点于虾头两侧,不与躯体相连,却让整只虾瞬间有了 "瞪视" 的神采,仿佛下一秒就要摆尾游出画外。
更令人称奇的是水面的留白。齐白石从未直接画水,却用虾的姿态暗示水流 —— 领头的虾螯前伸,触须斜向飘摆,显然正逆水而行;后方的虾尾微微扇动,触须平顺舒展,应是顺流追随。墨色浓淡与虾的动态相互呼应,让空白处自然生出 "水势"。
这幅《虾趣图》创作时的齐白石早已名满天下,却仍保持着对生活的赤子之心。为了画好虾,他在画室案头养了一缸青虾,每日清晨必蹲守缸前观察数小时:看虾群争食时的腾跃,看独处时的静栖,看脱壳后新壳的柔嫩,看螯足开合的力度。他曾在日记中写道:"虾游急则尾直,缓则尾曲,怒则螯张,喜则须柔。" 这些细微的观察被一一转化为笔墨语言,最终让画中的虾有了超越自然的生命力。
这幅《虾趣图》展现了对生命本真的赞美 —— 虾群虽小,却透着蓬勃的生机;笔墨虽简,却藏着对生活的热爱。这种 "于平凡中见伟大" 的境界,正是齐白石艺术最动人的力量。
在近年艺术品市场上,齐白石同类题材作品价格持续走高,2021 年一幅《群虾图》以 1.2 亿元成交,而这幅创作于艺术成熟期、流传有序的《虾趣图》,无疑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与升值空间。
水墨写意的至高境界,在于以简驭繁,以形传神。齐白石的虾早已超越自然物象的摹写,成为中国人 "寄情于物" 的精神符号 —— 它是乡野童趣的记忆,是文人笔墨的雅趣,更是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生命力象征。对于收藏家而言,拥有这样一幅作品,不仅是获得一件艺术品,更是承接了一段文化血脉,一份穿越百年的审美共鸣。
本次拍卖会当拍卖师的木槌落下,这幅《虾趣图》将迎来新的归宿。我们相信,真正的艺术品永远不会老去,就像画中的虾,无论时光流逝多少年,依然会在墨色里保持跃动的姿态。因为能让丹青不朽的,从来不止是纸张与墨汁,更是那份藏在笔墨深处的、对生命与艺术的永恒热爱。
这场跨越世纪的 "虾趣之约",等待您的赴会。
场次:精品场
名称:齐白石 虾趣
尺寸:长135.8CM 宽33.6C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