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pany news

拍品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拍品资讯
新闻资讯
拍品资讯

岁月鎏金——北洋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的时代印记

2025-08-02

藏品名称:光绪元宝

年代:清

场次:精品场次

在近代中国机制币的星河中,北洋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张力,成为收藏界公认的“龙银珍品”。这枚泛着温润金光的钱币,诞生于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地带,见证了北方工业文明的崛起,更承载着一段风雨飘摇的民族记忆。

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,北洋机器局正式开始铸造银元,开启了北方机制币的新纪元。作为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官方造币机构,北洋局所铸钱币肩负着稳定北方金融的重任,其“七钱二分”主币因成色标准、工艺精湛而成为晚清北方流通市场的“硬通货”。币面设计独具北洋特色:正面“光绪元宝”四字苍劲有力,字体兼具馆阁体的端庄与金石气的厚重,上缘“北洋造”三字昭示着其特殊的地域属性,两侧阿拉伯数字“34”(代表光绪三十四年)成为区分不同年份版别的重要标识,字体虽小却镌刻得棱角分明。

背面的蟠龙图案更是北洋龙银的灵魂所在——龙身盘踞,鳞爪锋利如刃,龙首高昂间透着一股北方特有的雄浑气势,与南方龙纹的飘逸灵动形成鲜明对比。龙纹周围环绕的英文“PEI YANG”字样,既显露出与国际接轨的尝试,又暗藏着“师夷长技以自强”的洋务理念。每一枚钱币的铸造都经过严格把控,银质纯净,冲压精准,即使历经百年,龙鳞的层次感、云朵的线条感依然清晰可辨,足见当时北洋造币厂的工业水准已跻身亚洲前列。

作为晚清北方经济的“晴雨表”,北洋造七钱二分的版别演变直接反映了时代变迁。从早期的“25年”版到后期的“34年”版,钱币上的年份数字如同时间的刻度,记录着庚子国难、新政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。其中,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铸造的版本因距清朝灭亡仅三年,存世量尤为稀少,加之当年铸币工艺已臻成熟,成为藏家追捧的“北洋龙王”。2022年一场拍卖会上,一枚品相上乘的34年北洋龙银以268万元成交,再次印证了“北洋龙银,年份越晚越珍贵”的收藏定律。

这枚钱币的价值,远不止于贵金属本身。它诞生于天津机器局的蒸汽轰鸣声中,见证了李鸿章、袁世凯等历史人物在北方的实业布局;它曾在京津冀的商铺中流通,参与过漕运贸易与铁路建设的资金周转;它更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中辗转,成为新旧时代交替的沉默见证者。钱币表面那层自然形成的金黄包浆,是百年氧化的时光印记,每一道细微的划痕都可能藏着一段关于商帮、票号或寻常百姓的故事。

如今,当我们摩挲这枚北洋造光绪元宝,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冰凉的金属,更是一个民族在危机中求变的脉搏。它是北洋洋务派“实业救国”的实物见证,是北方近代工业起步的缩影,更是中西文化在货币上的一次深度对话。对于收藏者而言,它是可遇不可求的藏品;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,它是打开晚清北方社会图景的一把钥匙。

这枚北洋造七钱二分,以银为质,以龙为魂,以史为鉴,在岁月流转中愈发彰显其价值。它是北方龙银的代表,是近代金融史的活化石,更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民族记忆,在百年后的今天,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,诉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厚重与辉煌。

1.jpg

© 2025 北京艺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5134137号